“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悟中国节气中的文化意蕴,2023年12月22日,冬至来临之际,寒风里一场冬至养生局爱心公益活动,为环卫工、跑男和广大市民朋友们送上了一份冬日特别的问候。
本次活动由仲景宛西制药主办,活动围绕医圣文化、冬至养生、暖冬寄语、达人cos、养生义诊、福利放送等几大版块,开启了一场弘扬中医国粹,传承养生文化,传播养生智慧,让冬至养生理念深入人心的冬至养生局。
冬至01
跨越时间 一碗饺子的温暖从未改变!
“冬至大如年”,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节气也被称为“亚岁”,排在24个节气之首。“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在冬至这一天,饺子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冬至的温暖,12月21日的郑州南五里堡地铁站一面特殊的墙生动地展示了饺子起源的故事。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这还要从饺子的发明者医圣张仲景说起。
饺子距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相传是辞官回家的张仲景,在回家路上正赶上寒冬腊月,看到很多穷人乡亲们被冻伤,有的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张仲景便架起大锅,给冻伤的乡亲们煮“祛寒娇耳汤”治病。
“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
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烂耳朵也慢慢好了。后来,也就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跨越时间,这份对“陌生人”的关爱仍旧延续。12月22日冬至当天,心怡路仲景宛西制药还原18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送饺子的场景。
活动现场不仅有丰富多彩的饺子文化展示,还有达人cos张仲景公益送饺子和养生汤、中医学子暖冬寄语、医圣文创明信片拍照打卡等活动,为周边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跑男等寒风中的工作者提供热腾腾冬至美食的同时,也让“仲景文化”“冬至节气文化”深入人心。
冬至02
冬至阳气起 养生好时节!神奇养生网 wWW.lYXUNLoNG.cOM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养生的好时节。
另外,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慢慢变长。此时开始也是阳气初生之时,护好阳气,人体阳气充足,才能祛病延年。
俗语说:“冬至进补,春天打虎”。冬至如果能够得到适当的进补,来年一整年都能生龙活虎、能量充足!冬至养生局活动现场围绕冬至养生、日常养生、专家义诊、公益扶贫等主题与现场民众展开深度互动。
广大市民不仅可以在现场领取到免费的冬至饺子和仲景养生汤,现场拍照带#仲景养生冬至局话题发布内容,还可领取到九九消寒图、饺子发卡等暖心礼物。
同时为了帮助更多市民养出好体质,健康好生活,活动现场还有国医馆的专家义诊卡免费发放,多种互动形式在传承医圣张仲景精神和文化的同时,也引领大家get中医健康养生新模式。
冬至03
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
常言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至是一年中进补,“储蓄”健康的最佳时机。
中医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归的节点,阳气开始生发,因此冬至养生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进补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应多吃温性食物,如黄豆、韭菜、生姜、葱、蒜等,有助于温阳散寒。
同时,应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肉、鱼肉、豆类等。此外,应多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肾为先天之根本,生命之根。冬季若出现畏寒肢冷、手脚冰凉等肾阳虚症状,治疗以温补肾阳为主,可考虑对证服用桂附地黄丸或者右归丸;
若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肾阴虚症状,可考虑服用滋阴补肾的仲景牌六味地黄丸。
运动锻炼
冬至时节气温较低,应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八段锦等。避免在寒冷的天气中进行剧烈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情绪调节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也比较干燥,容易肝火旺盛,也容易肝气郁结。所以肝在冬天是比较容易受伤的。人们容易感到抑郁和焦虑。
因此,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适当的放松练习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如深呼吸、冥想等。
疾病预防
冬至时节气温较低,气血运行不畅,肺卫外不固,容易伤风感冒,心脑血管病也容易高发。
所以,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